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:
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扩大社会参与、协调社会利益、防范社会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随着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作出“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”等一系列部署,社会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当前,社会工作发展取得哪些成就、面临哪些挑战?展望未来,社会工作应当如何赋能社会治理?南方都市报“基层治理深调研”工作室推出“社工新声”系列报道,邀请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工作经验,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。
本期采访的是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雷慧灵、香港社会福利署社工总工会主席梁建雄。对于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,雷慧灵建议内地可与港澳高校进一步加强合作,完善相关课程;梁建雄表示,相关单位可探索建立内地社工在港跟班制度,推动内地社工进一步学习相关理念、技能。
香港经验
做好社工资源投入规划
对高校社工课程做出明确要求
“政府部门如何调查社会对社工的需求?”“香港怎么定义‘高层次社工’?”在近期举行的2024年珠港澳社会工作人才交流活动上,雷慧灵、梁建雄分别就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、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香港经验进行了分享,持续吸引着现场观众一边聆听讲解,一边认真记录。
香港的社会工作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?雷慧灵介绍,香港在20世纪40年代末已有宗教团体、善心人士开展社会工作,进入20世纪70年代,香港针对社会工作制定了相关服务规划目标,由政府社会福利署主力负责与法律、福利补贴相关的工作,例如对违法青少年进行矫正、为弱势群体提供救助金等,非营利机构则以开展辅导性、照顾性的社会工作为主。
“随着2000年以来香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呈现,对于医疗及福利的依赖更加明显,香港特区政府也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,如《2014安老服务计划方案》《2017残疾人及康复计划方案》等。”雷慧灵表示,香港长期重视对社会工作的规划,根据人口、地区发展情况与社会需求,以规划明确社工资源的投入规模,并结合每年的行政长官施政报告,不断对规划进行完善。
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培育,梁建雄介绍,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,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拥有相应的高校学位,并在1997年出台的《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》做出明确规定。“高校必须在教学用书、课程内容、教师资历以及实习安排等方面都达到标准,才能够开设社会工作课程,而且招生数量也会受限制。能顺利毕业的学生,都经过了高度标准化的专业学习,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,在毕业后能够直接深入一线开展服务。”
梁建雄表示,社工从高校毕业、正式参与工作后,还可报名学习由社会福利署开设的培训课程,或进一步就读研究生、参与其他社会组织开展的培训,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。“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对社工服务的需求逐渐提升,相关制度不断得到完善,越来越多人选择从事社会工作,岗位的薪资待遇也较为可观。”
近年来,内地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。对于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,雷慧灵建议,在人才培育阶段,相关单位应当注重理论教育,巩固社工的服务理念,并结合社会需求,加强对社工实务技巧的培训,如历奇辅导、精神健康服务等等。“为推动专业的整体发展,政府部门也可以带头招聘更多社工专业毕业生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、觉得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保障。”
梁建雄认为,内地接下来应当推动对社会工作者从“职业资格认证”向“专业资格认证”的转变。“专业资格认证对社工的道德、技能操作水平提出了更多要求,例如根据香港的制度,社工如果专业技能不过关,或者对服务对象造成伤害,就可能被终身取消社工资格。这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,确保行业人才的货真价实。”
未来展望
内地需加强高校社工专业建设
可探索以跟班机制学习香港经验
南都:从您的角度来看,未来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,有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关注?
雷慧灵:近年来,有不少香港人选择在内地工作、养老,内地也出现了很多港人子弟学校,这些港人家庭对社工服务有着很大的需求。目前已经有新家园港澳长者内地安老服务中心、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等机构,为他们在内地的生活提供帮助,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,内地社工未来能否为服务这部分群体做好准备,值得进一步关注。
梁建雄:内地一些985高校已经拥有质量较高的社工专业,但也有部分高校的水平有待提升。比如,一些高校社工专业的教师可能无相关领域的实务经验,部分高校更偏向开设社工硕士课程,但不少就读学生也只是为了拿研究生文凭,不一定真正从事社会工作。对于解决这些问题,相关单位要做更多的考虑。
南都:您认为香港可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,推动内地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?
雷慧灵:香港对社工修读的科目及实习时数要求较高,随着粤港澳三地人才的不断流动,内地可以参考香港的社工课程框架,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。同时,以往资深的香港社工都在内地参与督导或者训练、评估等工作,现在粤港澳三地的院校可以进一步合作开展学术研究,无论是资深社工还是教师,都可以在相关议题上多做交流。
梁建雄:我认为香港能提供的,更多的是开展社会工作的思维、态度。我了解到,一些内地社工在香港社工组织跟班了一周,发现香港的社会工作更加制度化,比如对工作用时、文书工作的管理较为严格,社工之间也会互相帮扶,整体的工作氛围跟内地很不一样。与一般的培训相比,这种跟班可以让社工深入一线,了解到很多举措背后的原因,对社工也更为实用,相关单位可以探索建立跟班机制,推动内地社工进一步学习香港的经验。
“基层治理深调研”工作室 出品
“社工新声”系列报道
统筹:南都记者 王靖豪
课题组成员:张景淞股票单向杠杆